周仲瑛:创新与传承的中医泰斗
发布时间:2025-06-09
浏览量:1006次
011.周仲瑛的生平与贡献
周仲瑛是著名的中医教授和临床医生,以治疗疑难杂症闻名,从1948年开始行医,致力于中医理论和发展。 周仲瑛(1928-2023),这位杰出的中医,不仅是一位终身教授、主任中医师,还是博士生导师,更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学部委员。他在1948年便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,直至年过九旬,依旧在临床一线默默奉献。
他在中医急难病证、病机理论创新方面有重要贡献,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体系。 在临床实践中,周仲瑛教授的用药范围极为广泛,他善于从民间单方、验方的草药中发掘新功效,并拓展其应用范围。例如,他巧妙地利用鸭跖草和葎草来退热,运用穿山龙治疗关节痛和甲状腺疾病,以及用羊蹄根治疗血小板减少等。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。周仲瑛教授的用药特色在于“师古而不泥古”,他既能灵活运用传统功效,又能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进行实践创新。
022.周仲瑛的用药特色
周仲瑛善于发掘民间草药的新功效,结合传统和现代研究,灵活运用中药。 他坚持理论为先导,不仅发展了中医急难病证的新理论,还开展了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,从而系统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体系。
接下来,我们将一起探索他常用的两味经典药物,尽管这两味药在临床上并不常见,但在周老的手中,它们却能对多种疾病产生显著疗效。
苍耳草在周仲瑛的手中更为安全有效地用于多种疾病,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拓展了其应用范围。 苍耳草,作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的药用部分,包含果实和茎叶。它味道辛、苦,性质小寒,并带有一定的毒性,主要归入肺、肝经。这种草药被广泛用于祛风、清热和解毒等治疗目的。早在《本经》中就有记录,指出其能够治疗风头寒痛、风湿周痹、四肢拘挛痛以及恶肉死肌等症状。后续的医学著作如《千金方》、《食疗本草》和《唐本草》等也有类似的记载,甚至将其应用于癫痫、头风、湿痹和骨髓中的毒素等疾病。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抗微生物、降血糖、抗炎、镇痛等多种功效,对心血管、血液、呼吸和免疫等多个系统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。
尽管果实(苍耳子)在历代医家的处方中更为常见,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,可能导致气血耗散,所以使用时需特别谨慎,且用量也相对较小。然而,周仲瑛教授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学,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,发现苍耳的茎叶(即苍耳草)与果实具有相似的药用效果,且毒性更低,药性更为温和。 他进一步拓展了其主治范围,如类风湿关节炎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心力衰竭等,并尝试将其用于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治疗。无论是直接选用还是根据辨证论治加入苍耳草,周教授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。
鬼箭羽在周仲瑛的治疗中被用于广泛的病症,强调要控制剂量和配伍谨慎,以避免风险。 鬼箭羽,又称卫矛,其性寒、味苦辛,主要归入肝、脾经。这种草药不仅具有破血通经的功效,还能解毒消肿、杀虫。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显示,鬼箭羽能够调节血脂并降低血糖。然而,临床医师通常仅将其用于妇科月经病,如经闭和瘀血痛经等症,其实其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此。
周仲瑛教授认为,鬼箭羽因其独特的药性,不应仅限于治疗瘀血阻滞冲任胞脉的病证。它善于破血散结、活血消肿止痛,因此在临床各类疾病中,只要出现瘀血或瘀血夹热的症状,特别是涉及瘀热的病理因素,使用鬼箭羽都能取得显著效果。
基于这一理念,周教授将鬼箭羽拓展应用于脑萎缩、脑血管病变及精神病等神志意识异常的病症,同时也用于肾衰、肾炎等肾实质损害,以及类风湿关节炎、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。此外,它还在糖尿病等内分泌、代谢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类等病证中发挥了作用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鬼箭羽的药性较为猛烈,具有破血动血的潜在风险,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药量(通常为5~10g),并谨慎配伍。对于已有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,更需谨慎使用。
相关推荐
一、平台背景奇医联是由宋宇恒(原名宋俊宏)先生于2024年创立的民族特色医药文化平台,以“守护人类身心健康”为使命,致力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特色医药文化。平台以解决“奇医传承难、百姓看病难”为出发点,融合民族医、国医、古中医、道医、佛医等传统医学资源,构建集学术交···
黔东南州中医医院位于美丽的黔东南自治州首府凯里市,是全州唯一的集中医、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,下辖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及其附属苗医医院,是贵阳中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,是贵州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···
毕节市中医医院始建于一九五九年,是贵州省内建院最早的地市级中医医院,经过多年发展,现已成为一家集医疗、科研、教学、预防、保健、治未病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。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毕节中医医院,承担着贵州中医药大学、遵义医专、毕节医专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···
黔南州中医医院(黔南医专第二附属医院)始建于1960年,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、中西医结合、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、黔南州民族医院,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。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(培养)基地,贵州省···
遵义市中医院创建于1956年,是一所集医、教、研、防、康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。医院坚持以“发挥中医优势、突出中医特色、拓宽服务领域、提升临床疗效”为发展理念,秉承“遵崇国医,义行仁术”的院训精神,以“弘扬中医特色,打造服务精品”为遵循,实行“一院四址”···
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6年,前身为贵阳市中医医院,1965年成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,1981年更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,2019年更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现为贵州省最具权威的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、医养与急救于一体的“三级甲等中医医院”,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