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秘怎么办 6款药粥可调理

发布时间:2025-06-19

浏览量:1001次


中医早就认识到便秘的危害性,晋代医家葛洪说过:“若要长生,肠中常清。”治疗便秘的方法有很多,但对老年性便秘而言,每天喝粥的效果最佳,因老年人克系统生理机能滑坡,而粥既能润肠通便、扶正固本,又易于克,不火上浇油肠道负担,可收上算之效。煮粥的主料为大米或糯米。大米即粳米,味甘,性平,归脾、胃经,能益脾和胃、除烦渴。糯米甘温,入脾胃肺经,补虚、调血、润肺、暖胃、健脾。随加油的不同,可煮成各种各样的药粥(煮粥时最好用沙锅,尽量不用铝锅和铁锅)。


防治便秘可喝药粥


郁李仁粥


郁李仁10克,大米50克。先将郁李仁捣烂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,每日2次,连续3~5天。可润肠通便、利水消肿,适用于拉屎干燥秘结、小便小利、水鼓胀满等。


紫苏麻仁粥


紫苏子、火麻仁各10克,大米100克。将苏子、火麻仁捣烂如泥,然后加水慢研,滤汁去渣,再同大米煮为稀粥,分为2次服食,连续2~3天。可润肠通便,适用于老人、产妇、病后体质虚弱等所致的拉屎不通、燥结难解者。


肉苁蓉粥


肉苁蓉20克,大米100克。肉苁蓉用水煮成汁,过滤去渣。大米入锅煮粥,待粥快熟时,倒入肉苁蓉汁,再煮沸数次,即可食用,每日1剂。肉苁蓉既能通肾阳补肾虚,又能润肠通腑治便秘,适用于阳虚便秘者。


首乌粥


制首乌20克,大米100克。制首乌纳于纱布袋中扎紧,与大米煮粥食用,早晚各一次。适用于老年人血虚、肾虚、肠燥所致的习惯性便秘。


黑芝麻粥


黑芝麻30克(洗净,炒熟,研末),大米100克。黑芝麻大米共同煮粥食用,每日1次。适用于气血两虚、肝肾亏损之便秘。


决明子粥


决明子10克,大米100克,冰糖少许。先将决明子放锅内炒至微有香气,取出,待冷后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为稀粥,待熟时调入冰糖,再煮一二沸即成,每日1剂,连用5~7天。适用于伴有目赤肿痛、怕光流泪、头痛头晕,以及高血压病、高血脂症的习惯性便秘。


长期便秘危害健康


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,功能性便秘亦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,在自然人群中发生率达到5%。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:食物缺乏纤维素,饮水不足,结肠运动刺激不够;精神因素等干扰正常排便习惯;结肠运动功能紊乱;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,排便推动力不足;滥用泻药,形成药物依赖;老年体弱、活动过少等。


长期便秘,会对身体造成损害。如干燥硬结的大便刺激,可以导致痔疮、肛裂、肛门感染、直肠脱垂等肛门直肠疾病。也会引起胃肠道症状,食欲减退、嗳气、口臭、反胃、恶心、腹胀、腹痛等。食物残渣在肠腔内停留过久,易于发酵腐败,产生大量气体,使肠管膨胀,使静脉回流受阻、呼吸和消化功能受到障碍。还会引起全身症状:头晕、乏力、精神淡漠、心烦、易怒等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。面色晦暗,起色斑,易出疖肿。这是由于肠道内容物异常发酵腐败,产生的毒素被吸收入血的结果。


便秘还可加重或诱发脑梗塞、高血压、心肌梗塞、肺气肿等症状。


相关推荐

  • 大国奇医联简介

    一、平台背景奇医联是由宋宇恒(原名宋俊宏)先生于2024年创立的民族特色医药文化平台,以“守护人类身心健康”为使命,致力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特色医药文化。平台以解决“奇医传承难、百姓看病难”为出发点,融合民族医、国医、古中医、道医、佛医等传统医学资源,构建集学术交···

  • 黔东南州中医医院

    黔东南州中医医院位于美丽的黔东南自治州首府凯里市,是全州唯一的集中医、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,下辖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及其附属苗医医院,是贵阳中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,是贵州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···

  • 毕节市中医医院

    毕节市中医医院始建于一九五九年,是贵州省内建院最早的地市级中医医院,经过多年发展,现已成为一家集医疗、科研、教学、预防、保健、治未病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。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毕节中医医院,承担着贵州中医药大学、遵义医专、毕节医专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···

  • 黔南州中医医院

    黔南州中医医院(黔南医专第二附属医院)始建于1960年,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、中西医结合、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、黔南州民族医院,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。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(培养)基地,贵州省···

  • 遵义市中医院

    遵义市中医院创建于1956年,是一所集医、教、研、防、康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。医院坚持以“发挥中医优势、突出中医特色、拓宽服务领域、提升临床疗效”为发展理念,秉承“遵崇国医,义行仁术”的院训精神,以“弘扬中医特色,打造服务精品”为遵循,实行“一院四址”···

  • 贵阳市中医医院

  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6年,前身为贵阳市中医医院,1965年成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,1981年更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,2019年更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现为贵州省最具权威的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、医养与急救于一体的“三级甲等中医医院”,···